第22届

亚太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

The 22th Asia Pacific International Plastics and Rubber Industry Exhibition

2025年3月13-16日 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动态正文
疫情被认定为PHEIC影响多大?对我国进出口冲击有限!好消息
2020-02-04
      北京时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现已符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标准。

不过委员会强调,这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本着支持和赞赏中国、中国人民以及在此次疫情的最前线所采取的各项行动的精神来看待,并且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 

 
 

什么是PHEIC?共宣布过5次,2003年SARS未被列入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定义源自《国际卫生条例》(2005),指的是“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该定义意味着: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或意外;公共卫生影响超出了受影响国家的边界;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如果确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在发生,WHO总干事应该发布临时建议。临时建议可包括遭遇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缔约国或其他缔约国对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或)邮包应该采取的卫生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国际传播和避免对国际交通的不必要干扰。

不过,临时建议可按程序随时撤消,并应在公布三个月后自动失效,可修改或延续三个月。

2005年至今,WHO总共宣布过5次PHEIC,包括:

2009年H1N1流感病毒疫情

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

2015-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

2018-2020年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2013年出现在沙特阿拉伯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传播超过24个国家,确诊病例2494个,死亡人数858人,死亡率高达34.4%,WHO未将之认定为PHEIC。另外,中国2003年出现的SARS疫情,也未被认定为PHEIC。

PHEIC有效期一般是3个月,到期会自动作废。但世卫组织可以视情况,随时加以撤销和修改。事实上,世卫组织对“新型肺炎”一直态度审慎,甚至遭受了较大压力,才列入PHEIC。

因为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贸然列入PHEIC对经济杀伤力会比较大。另外,世卫组织跟中国关系良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控制住疫情,世卫组织会及时撤销PHEIC的。

有人说,对于轮胎出口,会不会出现退货、不收货等情况,毕竟买家有了合理的理由了。当然,目前来看还没那么严重,轮胎与本次疫情没有直接关联。并且,疫区中心在湖北,轮胎出口主要在山东地区。

还有一种可能,轮胎出口目的地会要求增加检验检疫内容,这倒是很有可能,对通关、转运等都会有影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降低效率。但是,我们的轮胎出口一般都是出发港交付的FOB方式,至于目的国的所有手续一般是国外轮胎外贸商完成的。

 

 

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 WHO将审查明显干扰国际交通的措施

 

根据WHO的声明,WHO突发事件委员会肯定了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所做的努力,中国迅速识别了这一病毒,并分享了病毒的基因序列,迅速开发了诊断工具,使其他国家能够迅速作出诊断和采取防护措施,还采取了十分有力的措施。但委员会也承认,仍有许多未知因素。世卫组织已有五个区域在一个月内报告了病例,并且在武汉以外和中国境外发生了人际传播。

截至会议召开前,中国共有7711例确诊病例和12167例疑似病例;在18个国家中出现了82例病例,在中国境外有3个国家出现了人际传播。

基于以上考虑,委员会同意,本次疫情现已符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同时委员会强调,这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本着支持和赞赏中国、中国人民以及在此次疫情的最前线中国所采取的各项行动的精神来看待,并希望中国的透明行动取得成功。委员会认为,全球需要团结一致,协调努力,加强世界其他地区的防范工作,并向可能需要更多支持的地区提供协助。

委员会对中国的建议主要是继续进行现有的措施,包括定期通报疫情变化、加强合理的公共卫生措施等。

对于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委员会不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并且请各国不要采取可能助长侮辱或歧视的行动。

 

被列为PHEIC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对我国进出口冲击有限

 

此前有网络言论认为,被认定为PHEIC之后,中国将实质上被世界列为疫区国,政治和经济都将受到重创,例如任何交通工具经停疫区国回国后必须接受特殊疫区观察,国内出口货物商品将被视为疫区国产品,大型国际赛事活动交流将停止等。

但实际上,世卫组织认定PHEIC后,仅有《国际卫生条例》签署国需要尽相关责任,并且世卫组织仅仅是对其他国家提出建议,并不具备强制性,世卫组织也无法直接干预一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即使是无力应对的国家,国际社会也没有任何强制干预的先例。

因此,即使世卫组织给出了涉及旅游与贸易限制的建议,也不一定能起到作用。而事实上,本次世卫组织给出的建议,并不包括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因此,“中国实质上被列为疫区国” 的观点有一定夸大和误解。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次疫情被认定为PHEIC会对中国外贸有一定影响,但程度和方式上并不如外界所担忧的严重。从短期来看,即便世卫组织不宣布,每个国家也会根据疫情发展决定是否与中国进行外贸,世卫组织宣布之后相当于是一个加强的提醒。

白明表示,与2003年的SARS相比,现在中国的情况不完全相同。SARS疫情发生时中国刚刚入世,中国有很多机会,同时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竞争不强,也没有中美贸易战,因此外贸方面很快就恢复过来了。另外,当时中国国内消费水平不高,外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很大,如果当时外贸出了一点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很大。现在,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国内经济的占比也在发生变化,消费成为GDP占比最高的部分。与此同时,进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服务贸易的贡献度很大,服务业绝大多数是出口贸易,货物贸易可能受到疫情影响被其他国家取代,但服务贸易一旦我国恢复之后还是属于我国的。

从中长期来看,白明表示,PHEIC的认定对我国外贸不会有很大影响。“中长期还是要看我国的外贸发展发生和内生增长动力,我对中国外贸十分有信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本次世卫组织会议并未建议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这意味着当前疫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直接影响可控。考虑到春节长假因素,一月我国对外进出口均将出现季节性大幅下降,但二月之后的贸易数据将会出现反弹。需要指出的是,疫情短期内对经济活动有一定抑制作用,也会向贸易领域传导,但整体影响需要根据疫情演化进行判断。作为参考,2003年SARS疫情并未改变当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回暖势头。因此王青判断,本次疫情对今年我国进出口企稳回升势态势带来的冲击也将较为有限。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也认为,此前WHO做过5次类似宣布,对经济实力强的经济体而言,被列为PHEIC对出口有影响,但不改变出口趋势。如果近期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中国出口仍能企稳。

夏春认为,本次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对2020全年GDP的冲击,应该处在0.3-0.5个百分点之间。不过,有关疫情控制措施以及对GDP增速的影响,与世卫是否认定新疫情为PHEIC并没有直接关系。


 

 

对中国制造企业和外贸而言,是考验,但不会趴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中国的外贸来说是一次考验,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中国制造企业和外贸就此趴下。

当然,每次危机都会带来巨大的变革,也给商业带来改变的契机。2003年非典,阿里巴巴在公司被隔离、全员居家办公的情况下推出淘宝,京东也在彼时被迫转型线上商城,这开启了中国的电子商务时代。此次疫情,一定也会带来一些影响深远的改变,企业家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应该敏锐地关注到市场的积极变化。

 中国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应该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积极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并且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多商机,结合国内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升级”,进一步扩大内需,将国际市场的“中国分场”扩大带来的机会利用好。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大大提速。富士康已经在深圳、成都、郑州、太原等地运行了6座熄灯工厂,包括精密机构件加工工厂、智能刀具加工工厂、精密组装、测试及包装工厂等。这些熄灯工厂人力节省了88%,效率提升了2.5倍,在疫情面前,它最大的优势是不用担心工人不能及时返工。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发展,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可以预见,这次疫情将大大缩短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将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制造业的发展质量也将发生质变,智能工厂、熄灯工厂普及步伐加快,这将是“中国制造”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疫情过后,人们会形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和认知,必然带来相关产业和行业加快调整,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抓住这些机遇,企业就能迎来新一轮发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