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芯片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在汽车产业演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统计,汽车电子在汽车整体成本中的占比,由20世纪90年代的15%,已经提升到目前的40%,到2025年将会达到60%以上。
新晋落户青岛的新能源豪车品牌 华人运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高合HiPhi X整车所需的芯片要比传统汽车多,一辆车可能抵普通车型的6~7辆甚至10辆。”
在新能源汽车身上,汽车控制芯片MCU、车用传感器、功率半导体等方面都能看到半导体的影子。
同样,在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是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中,对智能传感器,工业物联网所需的射频收发芯片、调制解调芯片、基带处理芯片等;数据中心和工控机等都有大量需求。一个典型的智能工厂,将会有超过1000个各类传感器。
这些都说明,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将会只增不减。
不光汽车行业,未来所有的高端制造业,很可能都会是智能硬件和软件的融合。
近年来,青岛以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为统领,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和网络服务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芯片产业布局上,青岛的方向非常明确,以发展模拟集成电路、半导体功率器件、光通信芯片及模组、MEMS传感器、第三代半导体等为重点,加快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全产业链布局。
据Digitimes消息,2022年国内IC制造业者多数产能都将较2021年成长,且将陆续扩至目标最大产能规模,这其中就包括青岛芯恩。
Digitimes显示,青岛芯恩一期8寸项目,从2020年底投片到2021年底产能达到10K,速度一直在快速提升,2022年底,将达到最大满载产能30K。
1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青岛市目前有超过3600家经营范围含“芯片、集成电路”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芯片相关企业(这其中,有很多并非真正实际从事相关业务,而是其经营范围中包含“芯片、集成电路”)。
其中,46.2%的相关企业分布在研究和试验发展、科学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
从区县分布来看,西海岸新区拥有数量最多的芯片相关企业,共638家,占全市相关企业总量的17.7%。
市北区和城阳区分别位居第二三位,均拥有近500家相关企业。
近10年来,青岛市芯片相关企业年注册量逐年攀升,相关企业总量较10年前增加了两倍。以工商登记为准,截至2021年11月底,青岛市新增芯片相关企业1022家,较2020年同比增长40%。
2
进入2021年,在项目落地年的基调下,青岛芯片产业也驶入了快车道。
1月初,半导体细分领域龙头天仁微纳宣布完成由中芯聚源独家战略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这是天仁微纳2021年高光表现的开始。7个月后,多家媒体报道,华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增一家对外投资企业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仁微纳”),持股比例约为5%。
从2015年成立至今,天仁微纳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纳米压印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应用包括3D传感(DOE、Diffuser等)、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AR/VR)、生物芯片、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LED等领域。依靠着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和设备性能,完善的售后服务,快速的产品迭代,加上2018年以来微纳光学晶圆级加工生产的市场契机,天仁微纳打败诸多国际竞争对手,迅速占领了国内超过90%的市场份额,成为该领域市场的领头羊。
同样在1月,位于即墨区的惠科半导体项目正式投产,率先实现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青岛造”。这也意味着山东省内首批面向市场自主设计生产的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此外,该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国内单体产出最大的功率器件生产基地。
功率半导体是半导体大行业中的重要细分领域,是电能转换和电路控制的核心器件。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新能源发电市场规模扩张、5G基站数量扩充等下游需求的日渐旺盛,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已经进入量产阶段的青岛惠科,无疑将在国内半导体市场率先占据一席之地。
最新消息显示,下一步,即墨将重点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启动惠科二期12英寸半导体项目。
2021年年初,城阳区在“芯”领域大动作不断。
相隔不到1个月,3月23日,城阳再次签约包括中巍半导体北方总部基地在内的5个港澳投资项目。
人民网报道称,总投资额3亿美元的青岛城阳区中巍半导体北方总部基地项目由中巍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携手世界五百强芯片产业巨头投资,项目拟打造青岛乃至全国的半导体产业基地和销售中心,包括半导体区域总部、半导体研究院、存储产品销售中心、产业孵化中心等半导体产业链。
3
与此同时,目标打造“北部沿海微电子产业研发高地”和“青岛芯谷”的崂山区持续发力。
3月,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对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Pre-IPO轮投资,15家外部投资者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向歌尔微电子合计增资21.5亿元。歌尔微电子成立于2017年10月,业务涵盖从芯片设计、产品封装测试到系统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2020年全球MEMS企业排名中,歌尔微电子位居第6,且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第一,2021年新晋为独角兽企业。
5月,数模混合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核芯互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东方富海跟投。
核芯互联成立于2018年12月,总部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国际创新园,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研发中心。2018年,核芯互联完成个人投资者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6月,青岛召开推进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大会,青岛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目标到2023年,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到2025年,产业链规模突破1500亿元;远期目标要实现核心产业链规模超5000亿元,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产业生态规模向万亿迈进。
4
进入下半年,青岛最受关注的两个芯片项目富士康和芯恩接连迎来重要的进展。
7月20日,青岛新核芯高端封测项目首台光刻工艺设备进场仪式在西海岸新区举行,国内首台SMEE封装光刻机正式进厂,意味着青岛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距离投产又近了一步。
由上海微电子研发的SMEE封装光刻机年产能可达到36万片晶圆,而工艺制程最高可达65nm,这也意味着相对于此前国产90nm工艺光刻机而言,这次国产光刻机工艺也是再上一个台阶。
(详见: 青岛富士康封测项目10月试产,首台国产封装光刻机进场 )
8月2日,备受关注的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8寸厂投片成功。投片产品为功率芯片,良率达90%以上,光罩厂也于同期完成了产品交付。同时芯恩青岛的12寸厂也将于8月15号开始投片。
(详见: 芯恩的一小步,青岛芯片产业的一大步 )
8月7日,荣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以16.66亿元的拍卖底价拍得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整体资产(包括全部动产和不动产,不含芯片成品和芯片原材料)。2021年4月成立的荣芯,刚于近期完成一轮融资。其中,青岛国资委所控主体持股95%、民和资本持股5%的青岛民蕊投资中心持有荣芯25.9%的股权,珠海通沛、民和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冯源资本和元禾璞华参投。
相比晶圆制造,作为中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青岛在上游的芯片设计领域其实也有着长久的积累。
8月底,海信旗下信芯微电子公司传出消息,由公司研发的国内首颗8K超高清画质芯片已通过并完成验证测试阶段,待电视整机上市计划确定后即可量产出货。这是海信自2019年重整芯片业务以来全力推进的重点产品之一,目的是更好凸显海信8K产品在超高清画质上的差异化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可以看出,青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布局上,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涵盖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环节以及设计工具软件等在内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5
青岛本土集成电路企业频频得到产业龙头青睐,除天仁微纳、歌尔微电子、核芯互联之外,9月6日,国内领先的DSP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青岛本原微电子有限公司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和普华资本联合领投,深创投、青岛科技资本运营平台高创澳海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智能融合型DSP芯片的量产及高性能领域DSP芯片的研发。此前,公司曾获中科创星等机构的天使轮融资。
进入第四季度收官阶段,几个芯片产业项目也不断传出新进展。
芯恩在8月正式投产之后,陷入“张汝京淡出青岛芯恩”的传闻漩涡。不过最新消息显示,2021年11月23日国银租赁发布公告,其与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再签融资租赁协议,以先购买设备再回租的方式向青岛芯恩融资27亿元,也说明芯恩处于正常运营中。
此外,富士康落地西海岸新区的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取得新进展。
11月26日,伴随着首条晶圆级封装测试生产线顺利启动,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投产,进入生产运营阶段。预计达产后,工厂月封测晶圆芯片约3万片,同时将充分利用存量空间、突破技术创新,向着月产10万片发力。该项目的顺利投产,是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又一重要里程碑。
进入12月,城阳芯片产业布局再现大手笔。
12月9日,2021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大会在青岛举行。会上,车载固态激光雷达系统及其核心芯片、磁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应用等6个智能传感器重点项目分别与城阳区上马街道、中科(青岛)信息技术产业园签约。
2021年年底,歌尔官宣新消息,在获得亿级融资之后,12月28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6
无论是数字青岛建设还是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打造,抑或是青岛5+3产业布局中具体的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集群,都带来了庞大的芯片市场需求。
《青岛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现代海洋和生物等9类战新产业。在9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青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置于首位,足见重视,它除了自身价值,还具有赋能其他产业发展的强大能力。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未来所有产业的“底座”。
对于青岛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芯恩、富士康、京东方等项目,解决长期以来缺芯少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大项目的引进,汇聚更多半导体芯片生产相关的装备、封测、设计等企业和人才,提升青岛产业层次,形成青岛ICT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